大炮一响,黄金万两。
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意思去理解。
一个意思是说对外战争掠夺财富,还有一个意思则是说战争耗费巨大。
在道门扩张时期,当然可以从第一个意思去理解。
不过如今的局势下,道门内战,自然谈不上掠夺财富,只能从第二个意思理解。
五娘攻打庐阳府,苏元载攻打怀安府,打得干净利落,死伤也不算多,可那都是用炮弹堆出来的,换句话来说,打得都是真金白银。
除此之外,战后重建、死伤抚恤、后勤补给、医疗救援、战时补贴,哪一项不要钱?
在此之前,道门又接连经历了西域战事、凤麟洲战事、达尊冲突,还支援了西道门的南北战事,虽然都打赢了,但出于一些政治考虑,道门不但没有赚钱,反而还赔了钱,可以说靡费巨大。
齐玄素做婆罗洲道府首席副府主的时候就开始补亏空,做了西域道府掌府真人还在补亏空,补了这么些年,到底补上没有?如补。
根据云青瓶给齐玄素报上来的数字,道门今年的财政赤字高达五千六百万太平钱,其中战争有关支出占据了大头。
想要把仗继续打下去,没钱是万万不行的。
钱从哪里来。
这是那个老调重弹的问题,无非是五个方向。
第一个方向,争取生产力有突破性发展。
第二个方向,外部大规模财政输入。
第三个方向,对外开战劫掠。
第四个方向,让内部既得利益者割肉。
第五个方向,压榨劫掠平民阶层。
其难度依次从难到易。
第一个方向可以直接否掉了,别说现有条件下没办法做到生产力突破,就算能够做到,将生产力的突破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也需要时间,军情如火,可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。
第二个方向也没指望,与道门对等的外部势力只有一个,那就是圣廷。如今圣廷大乱,已经在内战边缘,他们说不定还想找道门借点,地主家也没有余粮。总不能找西道门借吧,就西道门穷得叮当响的家底,能自负军费就不错了。
第三个方向还是没指望,双线作战是大忌,一个不慎就要崩盘。就算道门要收复西婆娑洲,那也得等到打完内战之后。而且第三条和第二条冲突,总不能一边跟西洋人开战一边找西洋人借钱。
只剩下最后两个方向。
正应了那句老话,历来国库亏空,要么打百姓的主意,要么打商人的主意。
齐玄素肯定不愿意压榨平民,那么也只好打商人的主意了。
商人又要分哪里的商人,道门有三大财税来源,分别是江南、岭南、南洋,如今江南已经成为前线,实际上已经压榨过一次了,因为关乎切身利益,以张家、苏家为首的江南豪强十分积极,主动垫付了大部分的军费。谢家一干人等投诚之后,也主动贡献了许多,短时间内实在不好再对江南下手了。
那么就只剩下岭南和南洋。
齐玄素决定两只手都要抓,两只手都要硬。正一道和全真道,一碗水端平。
岭南那边,齐玄素让张拘成去了,这里是张家的地盘。
江南道府原本是个三道共管之地,以慈航一脉为主,直到最近才被正一道彻底掌握。在过去的许多年中,岭南才是正一道的大本营,或者说张家的大本营。
李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齐州,张家的财政收入则依靠岭南。
岭南道府都是张家的人,派别人去,不动用武力,那是一个钱也收不上来,可张拘成去了,他们就只能乖乖掏出来。岭南道府藩库的钥匙是在张家的手里捏着,道门要用钱,这道门只有张家才能打开。
张家这次算是出了血本,不仅亲自上阵,还得出钱。
齐玄素给了他们一个正一道,一姓一道。
不管齐玄素再怎么不满,最多就是拿掉张拘成的天师之位,还不敢交给别人,只能交给同为张家人的张月鹿。如果天师飞升了,张月鹿暂时不能顺利接班,那么齐玄素会让张无恨成为这个过渡人选,不但是张家人,而且是天师的亲妹妹,张家人也不好说什么。
首席参知真人这个位置还是要留给张拘成的,张拘成肯定比齐玄素先飞升,齐玄素又这么年轻,不急着立储君,只要不出意外,张拘成这个首席参知真人要干到飞升为止。
当然,如果张拘成要不来太平钱,在这个时候坏了大事,那就是出意外了。正一道张家出了大力,齐玄素不能过河拆桥,可张家不止一个张拘成,有的是张家人,难道其他张家人就不想坐张拘成的位置?